铜元赏析网

南京发现珍稀海洋生物案引发法律探讨:关于死体贝与砗磲的争议

发表时间: 2024-09-07 10:30

南京发现珍稀海洋生物案引发法律探讨:关于死体贝与砗磲的争议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2023 年 9 月 18 日,南京海关所属常州海关在监管入境航班时,一名旅客行李箱中的白菜摆件引起安检人员的注意。

摆件通体呈现白色,一眼望去仿佛价值不菲,在海关送专业机构鉴定,确定该物品为砗磲制品。

随后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出现,海关立马控制了这位旅客,依法对他进行下一步处理。

很多人都十分疑惑,砗磲是何方神圣?为什么在海关搜查出砗磲制品后会被判刑?

砗磲的处境

砗磲是一种大型海洋双壳贝类,外形庞大,有的壳长可达1米以上,堪称“贝王”。

砗磲名字由来也很有意思,由于它的贝壳厚重,表面呈现白色浅黄色,壳上还有一道道沟槽,和古代车辙很像,因此得名砗磲。

砗磲生活在热带海洋的珊瑚礁区域,与虫黄藻共生。

虫黄藻生活在砗磲的外套膜里,通过光合作用为砗磲提供营养,而砗磲则为虫黄藻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

在生态系统中,砗磲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为许多海洋生物提供了栖息地,周围常常聚集着各种小鱼、小虾还有其他海洋生物,也是海洋食物链的重要一环。

可现如今,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砗磲的生存面临着严重威胁。

砗磲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贝壳可用于制作工艺品,肉可食用,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曾经一度遭到过度捕捞。

这种过度捕捞行为导致砗磲的种群数量急剧下降,一些珊瑚礁中的砗磲比例降至不足 10%,在破坏严重的区域甚至难觅砗磲的踪迹。

为了捕获砗磲,捕捞者甚至不惜用采捕船的螺旋桨打散沙层,甚至用炸药炸毁周围的珊瑚。

这种野蛮的开采方式不仅给砗磲带来了灭顶之灾,也对珊瑚礁生态系统造成了极为严重的破坏。

从自然环境方面来看,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海水温度上升、海平面变化以及海洋酸化等等问题,也严重影响了砗磲的生存。

适宜砗磲生存的珊瑚礁生态系统也因环境变化出现退化,砗磲的栖息地不断缩小。

由于砗磲与虫黄藻共生的特殊生存方式,对环境的稳定性要求较高,但是环境的变化打破了这种平衡,砗磲的生存变得艰难,生长繁殖都受到了抑制。

1996年,砗磲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易危物种。

一直到2017年6-7月,中国南海的西沙群岛海域只发现4种砗磲,平均密度只有每平米0.026只砗磲。

我国对于砗磲的保护

1988年,我国主要针对的是库氏砗磲,把它列为一级保护动物。

到了2021年,我国将大砗磲列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鳞砗磲、无鳞砗磲、长砗磲、番红砗磲和砗蚝被列入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往后只要猎捕、杀害、食用、交易砗磲制品等等行为均属违法,为砗磲的保护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

不仅有国家保护,我国还有地方立法。

针对海南砗磲数量多,海南省制定了《海南省珊瑚礁和砗磲保护规定》,明确了各部门在砗磲保护工作中的职责。

建立了联合执法机制,严厉查处打击破坏砗磲的违法行为。

对违反规定采挖、捕捞、杀害砗磲,出售、购买、利用砗磲以及砗磲制品,运输、携带、寄递砗磲等等行为,制定了详细的处罚标准。

至此我国在保护砗磲这一方面已经完成的滴水不漏。

2023年,袁某在网络上看到砗磲的外壳内壳洁白光润很漂亮,觉得稀奇,于是以 3200 元的价格购买回家。

后又在网上四处搜寻,几个月时间买了 38 个,还将部分砗磲壳挂到网上售卖。

最终公安机关顺藤摸瓜,查到袁某的犯罪行为,以非法收购、售卖濒危动物制品被判刑,罚款3万元。

此外,海洋、渔业、交通运输、工商、公安、海警、海关、海事、边防、邮政等多个部门协同合作,加强对海上、机场、码头、车站、市场等重点区域的监督检查。

一旦发现有关于砗磲的违法行为,立即依法处理,海关部门严格查验进出境的物品,防止砗磲及其制品非法出入境。

2023年南京海关查处砗磲制品的案例就是最好的解释。

除了对砗磲的保护以外,中国也有科研机构加大对砗磲的研究力度,深入了解砗磲的生态习性、繁殖规律,为砗磲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前些年,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的科研团队在砗磲的人工繁育技术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解决了批量繁育的难题。

我国也在海南等地设立了砗磲养殖繁殖试点,通过人工培育砗磲幼贝,将其放流到适宜的海域,增加了砗磲的种群数量。

这种方式不仅有助于恢复砗磲的自然数量,更是增强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其他国家对于砗磲的态度

澳大利亚早在1983年就启动了砗磲的培育养殖计划,经过多年发展,现在已经具备先进的培育技术和完整的养殖技术体系。

菲律宾规定,捕捞砗磲属于非法行为,违者将面临罚款和监禁等处罚。

菲律宾的砗磲资源曾经也因过度捕捞而受到威胁,为了保护这一物种,他们也加强了执法力度,对非法捕捞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泰国将砗磲作为濒危动物加以保护,明确规定不可以进行买卖或食用,违反者最高可被处以 4万泰铢的罚款或者4年监禁。

美国的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曾提议将10种大砗磲列入美国保护物种名单。

如果提案通过,将为美国水域的大砗磲提供法律保护,也可为试图促进当地相关产业发展的国家提供生物专业知识和直接的援助。

日本虽然存在食用砗磲的现象,但如果在涉及国际交易或违反相关保护规定的情况下,也会面临处罚。

参考文献:

环球网:【海关查获一颗“大白菜”,经鉴定为砗磲制品】https://me.mbd.baidu.com/r/1pfjloeYy2Y?f=cp&rs=3373549927&ruk=m1Kglk9QFYbHTRhOMwGg0g&u=76e2c5c9e62948d0&urlext=%7B%22cuid%22%3A%22l82At_aGSuY6Pv86gPHka089vi0Fu-iNg8Ss80uuvtKu0qqSB%22%7D

新民晚报:【26个砗磲被警方“解救”,这种“贝王”大到可以做婴儿澡盆】https://ml.mbd.baidu.com/r/1pfiwk8AuzK?f=cp&rs=2417449711&ruk=m1Kglk9QFYbHTRhOMwGg0g&u=220d52c2798c477d&urlext=%7B%22cuid%22%3A%22l82At_aGSuY6Pv86gPHka089vi0Fu-iNg8Ss80uuvtKu0qqSB%22%7D